一打
英制单位简介
英制单位是一种源自英国的度量衡单位制。长度名称中,为了与公制或中国传统单位区别,多在单位前加一“英”字,或冠以口字旁称之,如:英里(英哩)、英尺(英呎)、英寸(英吋),或简称哩、呎、吋。
由于十进制的公制单位使用方便,多为各国采行,英国自1965年起立例转换成国际单位制,并于1995年完成了单位制的转换(但陆路交通仍以英里作为单位)。但国际上许多个别领域,仍沿用英制;例如电视机、电脑显示器、手机屏幕大小以英寸表示;航空管制上,如飞行高度、跑道长度等,多以英尺为单位。
使用情况
还正式采用英制单位的国家十分少,如利比里亚和缅甸。美国使用的乃是美式英制单位,跟传统的英制单位有异。美式车辆的仪表板上,会同时出现英里(mph)和千米(km/h)两种时速单位,在跨境行驶时,于美国采用英制,并在加拿大、墨西哥采用公制;另外在美国职棒中,投手的投球时速是采用英制单位,而国际棒总、日本职棒、韩国职棒、中华职棒的投手投球速度则采用公制单位。
在香港,部份单位仍广泛使用,如重量的“磅”和“安士”(盎司);长度的“呎”(英尺)和“吋”(英寸);“码”仍常用于布匹、纸张和电线买卖;楼宇买卖使用“平方呎”计算面积;容积的“加仑”用于水务署的水费单食水用量。受美国入口炊具和食品(如乳制品)的影响,夸脱(quart)也有人使用。其他单位则已经甚少使用。
在马来西亚,有几个单位仍被广泛使用:房屋土地买卖仍使用“平方呎”交易,“吋”依然为日常生活中唯一用来量腰围的单位,建材以“呎吋”做买卖,中年人多用“呎吋”表达身高,较大的土地面积多数用“依格”(acre 英亩)来表达。“加仑”偶尔也会见于报纸有关水坝储水量之类的报道。其他单位已经很少使用。
十二进制简介
十二进制是数学中一种以12为底数的记数系统,用十二进制比十进制要多用两个符号。通常使用数字0~9以及字母A、B(或X、E)来表示。其中,A(或X)即数字10,B(或E)即数字11。美国速记发明人艾萨克·皮特曼还曾创造过一种标记法,使用翻转的2和3来表示10和11。十二进制中的10代表十进制的12,也称为一打。同样的,十二进制的100代表十进制的144(=),也称为一罗;十二进制的1000代表十进制的1728(=),也称为一大罗;而十二进制的0.1则代表十进制的1/12。
由于“十二”有四个因数2、3、4、6,达朗贝尔等人认为,十二进制比十进制好,主张采用十二进制。但除了电子计算机以外,世界各国在科技和日常生活中都采用十进制进行计算。尽管如此,在西方,某些商品的计量仍使用十二进制。例如,十二支(铅笔),称为一“打”;十二打,称为一“箩”1。
在度量衡的应用
十二进制在各种度量衡中也经常会使用。如英制单位中一英尺等于12英寸,金衡制中一金衡磅等于12金衡盎司。
历史上,古罗马帝国曾使用的Uncia,既是长度单位也是货币单位,其在拉丁文中的含义是1/12。而在推行十进制系统前,古代英国使用的十二进制与二十进制混合的货币系统,其中一先令等于12便士。
其他十二单位计量
(1)长度单位英尺:1英尺=12英寸;
(2)1先令等于12便士;
(3)足球比赛罚点球的英制长度是12码;
(4)日期计月;
(5)农历计属相年;
(6)钟表转一圈12小时;等等。
瑞典历史上有一位有远见的国王就说过:“从日常应用的角度看,十二进制比十进制更方便。”他生前曾设想过,在他管辖的范围内取消十进制,而代之以十二进制。

